基金降费不能代替投资回报,关键还在业绩提升!
基金观察
近期,公募基金降费潮仍在持续,不仅权益类产品,债券型产品也开始降费。业内人士认为,基金降费能降低基民持有成本,提升基民获得感,但要真正增加基民获得感,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基金的投资回报率。
逾百家基金公司宣布降费
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21只基金,从8月21日起调低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。其中18款基金的管理费率由1.5%降至1.2%,托管费率也有所降低。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19只基金也调整了相关费率,其中,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均下调至1.2%。此轮降费主要是降低了基民持有成本,提高基民收益,但一般投资者的感受不会太明显。
关键还在投资收益
基金降低管理费能够降低基民持有成本,但如果基金不能带来足够的投资收益,即使降低管理费也难以提升基民获得感。基金公司需要更好地做投资研究,提升业绩,吸引更多投资者认购基金,通过壮大基金管理规模来弥补管理费率下调的冲击。同时,加强投资者教育,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;加强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风控能力,提高基金的业绩表现;加强监管力度,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才能实现基金公司和基民的共赢。
目前,宣布降费的基金公司数量已超过100家,降费的基金数量超过了2800只,范围也从权益类产品扩大到债券型等其他类型产品。基金降费有利于缓和“基金公司赚钱,基民不赚钱”的矛盾,同时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,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基金费率最终可能会走向市场化,合理的费率区间由其市场认可度、投研运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。
和讯自选股写手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,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,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,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。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,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。